这里是文章模块栏目内容页
让学生成为体育课中的“主角” —谈生本理念在小学体育教学实践中的应用

南京师范大学附属扬中小学    陆顺娣

“生本教育就是一种生命本能的教育”。就是以学生为本,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。在教学中建立民主、和谐、平等的师生关系,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成功的体验。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,让学生成为体育课中的“主角”,创设丰富的主体活动,教师在这些活动中加以激励、指导、引领,才能使学生在体育课中快乐地去学、去做,以达到增强体质,提高运动能力的效果。

一、问题的提出。

新的课程标准对我们每一个体育教师而言,不论是从自身素质还是在课堂教学上,都提出了更高、更严的要求,但同时也给了我们更自由、广阔的空间。生本理念要贯彻到体育教学设计之中,在设计体育教学时既要考虑如何去落实体育教学新课程标准,又要考虑学生所在年级的年龄特点,体质体能特点。要设计出学生喜欢的运动项目,学生能接受的运动强度;在设计每一节课时,针对学生的注意力特点和兴趣特点,重点运动项目和一般运动项目相互搭配,体能运功项目与技能性运动项目搭配,竞技性项目和游戏性项目相互搭配,集体练习与分组练习相结合。以便激发学生运动兴趣,促进学生自主学习,主动锻炼的意识。

有些学生不喜欢上体育课的原因有多方面的,每天体育课不是跑就是跳,单调的、重复性的跑跳使他们厌倦,学生本来的快乐体育渐渐变成一种负担课。为了实现体育课的生本,内容必须丰富多彩,有艺术性。对体育课内容进行,巧妙地设计,精心编排,由此对学生产生强大的吸引力。把单一的内容进行多样化设计,把一些内容进行艺术加工。让单一内容的课生动起来,让每一节课都具有光彩。还是那句话,体育课就是让每一个学生,在每一节体育课上,都能快快乐乐的锻炼身体,并能在快乐中掌握技术、拥有体育技能。每一节体育课的内容,都能让学生感到新鲜、好玩、刺激。学生积极性有了,自然体育课就上好了。

二、运用生本教育理念,创造和谐的师生关系。

在体育课上,老师要用巧妙的语言和自身的感染力,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,不要让学生见到老师就唯唯诺诺的。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,发展其特长。在此基础上,再对学生的一些不良行为进行严格纠正,扬长而补短。老师一定要做到,放开学生的手脚,调理好学生的心理,让学生在他自己的发展空间里,展示、造就、锻炼自己。

老师在学生面前,要有自己的魅力,即:知识力、艺术力和气质力。用自身去感染和影响学生。学生在不断提高自己的体育能力,掌握体育技术,学习体育知识的基础上,逐步对老师产生好感,亲切感。师生关系就此拉近,知道老师既有水平、有能力,又是一个非常容易接近的人,还是一个正直的人。老师是人,不是神,也有犯错误的时候;也有发火生气的时候。老师如果在学生面前犯了错误,就要诚恳的向学生说明原因,并道歉;如果是食言了,要想出弥补的办法,光道歉是不行的,因为学生比老师更单纯,更知道用信用来衡量人。如果你不讲信用,从此他就不再信任你这个老师了,他也就不再为你做任何事情了。你在学生心目中就失去了地位,从此你就再没有能力去领导这些学生了,这些学生你也就教不好了。因为学生是你教的,“青出于蓝而胜于蓝;冰水为之而寒于水”,这是一句哲理名言。

三、体育教学中渗透生本教育,有助于提高课堂质量。

1.体育课要成为快乐的体育课,教学内容就不能枯燥无味。内容设计不好,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,学生的兴趣提不起来,无精打采,老师出现倦怠现象,那就失去上体育课的目的,为了实现体育课的生本,内容必须丰富多彩。对体育课内容进行,巧妙地设计,精心编排,让学生对课堂产生强大的吸引力。把单一的内容进行多样化样设计,比如:体育课的开始部分,我们把老一套的教学模式(跑圈)加以改革,变为队形跑,如蛇行跑、螺旋形跑、“8”字形跑连接起来,再穿插上一些游戏、舞蹈等,让学生自发、自主地享受运动中的乐趣的体育课。体育课就是让每一个学生,在每一节体育课上,都能快快乐乐的锻炼身体,并能在快乐中掌握技术、拥有体育技能。每一节体育课的内容,都能让学生感到有吸引力、有创新。在这种教学气氛下,学生得到了快乐。锻炼了身体,掌握了知识,这样的课才是生本教育下的高质量课堂。

2.在教学实践中贯彻生本理念。体育教学中,生本教育是通过先学后教、以学定教来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。如:我在《投掷实心球》教学中,体育课开始的时候,我只是向学生强调安全教育和简要说明投掷的方向、地点。教学中不规定投掷的方法,也不做投掷的动作示范和技术讲解,让学生自由地去练习。尝试放手,学生在练习过程中慢慢的运动起来,有模仿别人投掷的,有边想边投掷的,有比一比谁投掷得远的,有单手投掷的、有背转身双手投掷的、有双手从下往上抛投的……运动的气氛很浓,学生们玩得很高兴,很投入,而且练习的方法很有创造性。练习一阵时间后,学生中就有请我投掷一次给他看的,有请我教他们投掷的,有问我怎样才能投掷得更远的等等。在这样的学习气氛中,学生不但玩得开心,而且还学到了投掷的知识。以学生为主体,尽量放手,鼓励学生进行小组交流,开发思维,自由发表独特的见解和提出自己不同的做法,同时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相互协作的能力。在课堂里我只是为学生指明学习的方向,点到为止,给学生自主选择和创造的空间。让学生通过在自主学习不断地提高,丰富自身的知识、掌握技能,促进身体素质的发展。

3.在评价中要体现生本教育的理念。过去之所以有一部分学生不喜欢上体育课,其中有一个重要的原因,就是用统一的目标要求来对待千差万别的学生。一部分体育尖子无须做出什么努力,就可轻而易举的实现目标,而失去学习的动力和兴趣;而另一部分体育稍弱的学生,却无论做出什么样的努力也无法实现目标,屡受挫折而丧失学习信心。因此,帮助学生适合自己学习水平的学习目标,承认学生与学生之间存在差异,始终牢记评价的目的是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,是使学生更加喜爱体育运动,评价多以激励为主,因为评价的过程就是学生自我认识的过程,要使每一位学生都能看到自己的进步和提高。生本理念下的体育教学就是要一切为了学生,为了学生的一切,我们要以学生为本,以学生为主体,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、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,使每一个学生都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学有所得,学有所成,充分体验在体育学习中成功的乐趣,使身心和个性得到和谐的发展,那么我们的体育教学才会生机勃勃、春意昂然。

四、作为一个生本教育的实践者,我们应该准备什么呢?

1.认真备课。课前认真钻研教材,研究新课标的教法,准确把握教学目标,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好符合每位学生发展。特别是比较有差异的学生,对他们提出的要求是他们能达到的目标,只要是学生在学习后有新收获,有新的提高,有新的发展,使学生乐于参加活动。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。

2.关注所有学生在学习中的参与度。在课堂上,尽量做到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、思考问题、解决问题,在教师点拨阶段,我能做到有热情,精神饱满。在学生分小组练习讨论的时候,时常走到不爱展示自己的学生身旁,多鼓励他们在小组中勇敢展示自己。尽量在每一堂课上,都把学习的主动权交到学生手里,保持每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。

3.教师的教学内容及方法要灵活多样。生本教育理念是在教学方法中要先学后教,我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,灵活安排适合学生的学习活动。如果我们在教学中总是被过去的教学模式所牵制,不去因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而随机应变,那么我们的教育教学又回到传统的教学,又在牵着学生走,最终导致的结果便是又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。在实施体育教学的实践中,我们应该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,适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计划,体育课中要安排多些时间、多些空间给学生,真正做到“以学生为本”,保持每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。

总之,要做一名生本体育老师,就要从体育课上的一点一滴做起,注意观察学生的情况,不断总结经验,不断反思自己,然后改进教学方法,这样才能在生本的道路上越走越远,做一名响当当的生本体育老师。

以上是我对生本教育的一些想法和做法,但是距离一名真正的生本体育老师,还差的很远。以后我要更加认真细致地和同事们研究探讨体育教学,虚心向专家学习,更好的掌握和运用生本理论,把生本教育做的准确到位,才能让学生成为体育课中的“主角”。

责编:翟晨